近期,多所高校公布《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研究生就业毕业去向呈现“与院校属地紧密联系”“积极面向重点区域就业”“就业选择更加灵活”等特征,具体来看——
一、毕业去向与院校属地紧密联系
从就业单位地域分布来看,大部分硕士毕业生倾向于留在就读地或前往周边地区就业。如内蒙古农业大学有67.9%的硕士毕业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为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等。暨南大学有72.1%的硕士毕业生集中在广东省就业,67.3%的硕士毕业生积极服务于大湾区,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为广州、深圳。
内蒙古农业大学2022届毕业生在内蒙古就业的比例(数据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
暨南大学2022届毕业生在广东就业的城市分布(图源:暨南大学)
二、培养特色越突出,就业专业对口倾向越明显
硕士毕业生就业行业、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程度,反映着就业质量与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效果。培养单位的学科(专业)特色突出,硕士毕业生的就业专业对口倾向更明显。如天津医科大学2022届硕士毕业生专业对口情况较好,到医疗单位就业人数占比较高,签约人数比例为77.76%。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从事教育-学历类行业的占比最高,为35.96%,其次为信息技术(24.36%)、公共管理(8.85%)、金融(8.28%)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39.36%的硕士毕业生到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就业及深造,硕士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5.48%。
天津医科大学2022届硕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数据来源:天津医科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2022届硕士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数据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三、毕业生积极投入重点区域/行业就业
各单位大力推动毕业生服务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发展战略,为国家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人才支持,如内蒙古农业大学78.5%的硕士毕业生在“一带一路”区域沿线省份就业,72.1%的硕士毕业生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所涉区域就业。吉林大学有2959名硕士毕业生赴“一带一路”所涉区域就业,占总就业人数比例63.59%。
吉林大学2022届毕业生“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就业情况(图源:吉林大学)
四、毕业生越来越多地选择扎根中、西部基层就业。
近年来,高校积极鼓励引导毕业生去往基层就业。如西安交通大学2022届硕士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人数比例为53.94%,共有183名硕士毕业生被四川、陕西等多个省市录用为选调生或公务员;中国传媒大学有145名硕士毕业生赴西部基层就业。
中国传媒大学2022届各学历毕业生选赴西部、基层就业情况(图源:中国传媒大学)
五、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就业选择更加灵活
硕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并非高度统一,多样化的就业单位性质体现着更灵活的就业选择。如北京工业大学62.9%的硕士毕业生集中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国有性质单位就业;而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生毕业生就业以企业为主,就业比例达73.70%,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比例10.18%。
北京工业大学2022届硕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图源:北京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2022届硕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占比统计(数据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免责声明
本文章转载至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家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本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芜湖皖信 皖ICP备2021014633号 皖ICP备2021014633号
地址:芜湖市镜湖区人力资本产业园 EMAIL:sunyi@wanxin-holdings.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