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说过:“所有困难的问题,答案都在更高层次,同一层次的问题,很难靠同一层次的思考来解决。只有当你的认知层次提高之后,才能顺利解决低层次的问题,就好比大学生做小学生的数学题。”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是无法在产生问题的层面上解决问题。我们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为我们一直在问题这一层面上绕圈子。但是,如果我们的认知层次提升了,我们就能够非常容易地解决低层次的问题。
所谓认知层次,也是我们常说的心智模型。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最主要的就在于心智模型的高低。英国人格心理学家弗拉德·贝利亚夫斯基在《金字塔思维》一书中提出了一套非常有效且清晰的心智模型,即“金字塔模型”。她认为,人的心智模型可以分成6个层级,自上而下分别为:理智、信念、记忆、情绪、言语、行为。书中详细解释了每一层级的心智模型,容易遇到的问题以及可行的策略,以便于助力我们实现心智的跃迁。
一、金字塔模型
在《金字塔思维》一书中,作者将金字塔模型拆解为六大部分,即理智、信念、记忆、情绪、言语和行为。
1.理智:理智负责实现高级心理机能。例如注意力、感知、意识、批判性思维、自控力等。
2.信念:理念是你对自己和世界的信念与知识,你可以把它看作大脑中一个大型的文档系统。
3.记忆:它储藏着你对往事的记忆。
4.情绪:它包含了你的各种情绪、先天的情绪反应(例如急性应激反应)、后天习得性情绪反应(例如恐惧、情绪链)和欲望冲动。
5.言语:你的言语习惯。
6.行为:这里存储着你所有的运动习惯。指的是那些反复的、自动的、不刻意思索的行为。
二、如何通过金字塔模型掌控自我?
1.掌控注意力:活在当下
理智系统又称之为大脑的“首席执行官”,它涵盖了能够帮助我们完成任务的各种高级心理技能,比如注意力控制技能。
所有的意识思维活动都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当你想记住一些信息或者尽量让自己不要忘记一些事情时,你需要集中注意力;当你想积极地思考时,你也需要集中注意力;当你要引导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你还需要集中注意力。
因此集中注意力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它是可以在后天进行培养和提升的;即便你在注意力方面没有任何问题,那些帮助你提升注意力和活在当下的策略也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常见问题:大脑走神
我们为什么走神?首先是生理原因。大脑每秒都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它常常将我们的注意力从当下转移到别的心理过程中。第二个原因,与技术和现代生活方式有关。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成员,大量新信息和刺激对我们不断进行着“轰炸”,如今人们不太习惯只专注于一件事。
训练目标:培养正念
走神的对立面就是正念。那什么是正念呢?《金字塔思维》作者将正念定义为一种“不加评判地专注当下的能力”,并将这个定义分解成以下两部分进行解释。
专注的能力 | 这意味着你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上而非迷失在自己的想法之中。 |
非评判的态度 | 这意味着你将关注想法、感受、事件等现在正在发生的一切而不去评判它们。你不会给它们贴上任何标签,比如“对”或“错”、“好”或“坏”等等,你只是以开放、好奇和非评判的方式观察它们 |
有研究表明,正念可以对大脑和身体的每个系统都产生有益的影响,比如:
•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减轻焦虑、抑郁、压力、痛苦、唠叨的症状。
•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例如更好的睡眠、正常的血压。
•改善认知功能,例如提升自我意识、延长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减少与年龄相关的记忆丧失。
•增加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2.掌控思维:积极地自我对话
信念系统主要负责两件事:存储我们的信念并产生自动思维,那些潜意识的、习惯性的、即刻的想法就是自动思维。
常见问题:消极的自我对话
如果你留意一下你的自我对话的内容,你会看到有些自我对话可能是理性的、有逻辑的,还有一些可能源自误解或知识匮乏,这就是自动思维存在的问题。
消极的自我对话有多种呈现形式,它经常会挑出我们对自己不满意的那些小毛病,即使它们在别人眼中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比如我们可能会用这样的话来打击自己:“我是个失败者”“我太不幸了”“我不够好看”“我的身材严重走样”“我的目标遥不可及”“我的生活一团糟”等等。
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消极思维螺旋的底部,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可以来打破这个消极的循环。
训练目标:现实地思考
从“现实性思维”出发,开展对消极思维的对抗和全面的思维管理。它不会强行让你保持积极,而是指导你批判性地审视自己消极的想法,降低其可信度并用一个更加全面和现实的想法来取代它。
现实性思维基于事实、证据和逻辑,因此在得出结论之前,现实主义者往往会彻底地分析问题并试图掌控全局—包括其中的积极部分与消极部分、利弊得失、支持论据与反对论据。现实性思维是实现长期幸福的最佳方式。它不仅可以让你看清形势,还可以激励你采取行动,做出一些真正的改变。
3.掌控记忆:高质量地自我反思
情景记忆是对我们个人过去经历的特定事件或特定情景的记忆,它让我们能够回忆起与之相关的情况和细节,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我们感受到的情绪。
情景记忆具有两个重要特征:
首先,情景记忆与我们的情绪密切相关。当我们经历一件事情时,大脑不仅可以记录事件本身的细节,还可以记录我们在其中感受到的情绪。
情景记忆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是具有可塑性,这意味着它们可以被改变。一方面,我们无法完全注意到当前环境中发生的所有事情。另一方面,我们也无法存储这么多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能会不知不觉地遗漏或忘记一些细节,因此我们的记忆中自然会有一些空白或漏洞。反过来,我们也会利用我们当前的知识、观点、期望或外部信息来填补这些空白,使我们的记忆变得完整或使我们的故事变得连贯。
常见问题:沉湎于过去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思考同一件事且无法释怀,那么这表明你可能已经陷入了思维反刍的陷阱。简单地说,思维反刍是指反复思考某事(通常是某件往事或当下某个压力源)。
为什么会出现思维反刍的现象?它通常与解决问题有关。人们会思维反刍是因为他们希望弄清楚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回顾这些情景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细节,他们是在努力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首先,思维反刍很少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都在关注那些事情带给他们的感受,而不会客观地、批判性地考虑当时的情况。其次,对一件事情的思考在时间上没有明确的终点。可能会花费数周来思考一个问题的细节或者未必会发生的情况。
训练目标:从过去中汲取经验
回忆和思考过去是健康而正常的行为。通过记忆,我们得以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什么在正常运行,什么出了问题。我们也会记得自己曾在哪里犯了错误,记忆能帮助我们在下次做出改进。
有一种对过去的适应性思考方式,被称为自我反思。自我反思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尽相同,但高质量的自我反思通常包含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非评判的态度和主动学习。
非评判的态度 | 这意味着你将从一个非评判的观察者的角度来回顾这件事情,回顾的目的不是评判或批评你自己或他人,而是单纯地回顾某件事是如何发生的 |
主动学习 | 这意味着你将以学习和获取知识为目的来处理这件事情,之后你可以用你所学来解决问题,在下次做出更好的选择或者避免在未来出现同样的情况 |
自我反思是自我成长和避免重复犯错的最佳方式之一。本质上是为了获取知识,因此如果你定期进行自我反思,你就是在主动地学习生活中的经验并在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次,自我反思也可以让你重构那些负面记忆,让它们变得不再那么令人不安,你甚至可以将它们转化成为积极的记忆。
4.掌控情绪:培养情绪调节技能
许多人对自己的情绪感到迷惑。为什么我们天生就有这么多情绪?为什么我们的情绪有时会变得很不理智?我们的情绪到底有什么作用?
版权所有:芜湖皖信 皖ICP备2021014633号 皖ICP备2021014633号
地址:芜湖市镜湖区人力资本产业园 EMAIL:sunyi@wanxin-holdings.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