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53-3880350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资讯

离职时你是被“踢出”工作群,还是主动退出群?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3-15 作者:小皖 浏览量:

职场是修炼场。当前工作离不开的微信工作群在离职时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也会上热搜。


最近在网上爆火的上海一女子工作6年,辞职1小时就被踢出群,她一气之下删除了100多的前同事!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据网上信息显示事情原委是这样:这位上海女子是某单位的职员,在办完辞职手续交接完工作后,回到家里离开打开手机,在工作群内给前同事打招呼告个别,不曾想祝福话还没编辑完,就被同事踢了出来。


她瞬间感觉人走茶凉,于是一口气拉黑了31个工作群,删除了原来的100位同事,并称其中有些人一辈子也做不了朋友。


图片
图源:见水印

女子的遭遇自然引起了网友热议,很多网友对此感慨不已,纷纷在评论区留言。


不知你怎么看这位女子的遭遇。其实这件事情的重点就是离职后工作群怎么处理的问题,是自己主动退出还是等着管理员把自己踢出去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案例,也分别对应着几个不同的处理方式。


1

潜水员

为了保持联络离职不离群


小A上个月刚跳槽,离职以后也没有退出公司的微信群。


“我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多,一离职就退群的话,大家肯定觉得我根本不在乎同事感情,从内心来说还是想和大家保持联络。”


小A冯说,原来是同事,离职以后就变成朋友,只是顾忌身份,他的发言少了,本来十分活跃的他,开始变成群里的“潜水员”。


小A的想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以和为贵”,如果和同事关系都比较好,心里面不舍得,那么不妨留下做个“潜水党”,这样既不打扰大家工作,又能与大家维持联络。


2

原则派

群里“悄悄话”外人不能听


小B就没有得到这么好的待遇了,离职后他也为退不退群纠结了好一阵子。


“因为我觉得不好意思,主动退群就显得自己不念旧情,和大家没有交情了。”


群里面会有原单位同事之间讨论选题、领导布置任务,如果不退,似乎就成了“卧底”。


对于离职员工来说,即使并不是想听旧单位的“悄悄话”,纯粹是碍于情面,但站在公司领导的立场,自己已经成了“外人”。但从同事和朋友的角度讲,直接退群又显得过于“不近人情”。


从业务的角度讲,已经离职也不应该再参与公司业务,毕竟工作多多少少会涉及商业机密,一个与公司不相干的人,万一发生一些泄密之类的事情,首先大家都会想到的就是你。


讲道理,这是不是属于得不偿失?所以小B建议走还是得走的。


3

情商帝

重原则不伤感情关键在心态


刚毕业的小C就看得比较开了:“离职前我会请大家吃蛋糕,感谢同事在工作期间的关照。离职后我会在群里发个‘红包’向大家告别,主动退出。”


跟关系好的旧同事,大家聚会聊天有的是机会,但既然离职了,就不该参与原单位的活动与交流。


其实吧,不管什么理由的离职,于公于私都应该退出公司群。大多数人的同事实际上都不是什么亲朋好友,只是一般的协作关系。


80%以上离职后也不会再联络,维持这样的社交关系一没有必要,二也比较费力,甚至会占用自己的时间与机会成本。


关系好的朋友、想继续聊天的加个私人微信,剩下的就让他们远去吧。


4

如何帮助前员工们优雅得退群呢?


1、主动避嫌,省得大家难做


离职了就马上退群,这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讲。主动退群的好处是,既不必被群友防备,也不会因被踢出而让自己尴尬。当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原单位同事私人关系较好的,还是可以继续保留好友关系。


如果有的离职员工迟迟没有主动退群,公司的HR或工作群的管理员应该提醒他退群;也有公司HR,直接将退群作为辞职手续的一个环节。


2、“技术退群”免大家尴尬


有的单位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渐渐形成习惯做法,重新建一个群(不含离职人员),老群弃用,这样既不会得罪人,又起到保密作用。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0553-3880350
9:00-17:3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所有:芜湖皖信 皖ICP备2021014633号 皖ICP备2021014633号

地址:芜湖市镜湖区人力资本产业园 EMAIL:sunyi@wanxin-holdings.com

ICP经营许可证:皖B2-20090042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